新聞媒體
                                新聞媒體
                                政策匯總丨2021年12月行業內政策及資訊大盤點

                                發布時間:2022-01-04    瀏覽量:0

                                自體脂肪干細胞儲存

                                01、廣州市越秀區正式印發《科技創新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自體脂肪干細胞儲存

                                  

                                  規劃中明確提出: 

                                  ——精準醫學。重點圍繞腫瘤、泌尿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眼部疾病等領域發展精準醫療,大力支持干細胞治療、腫瘤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等新技術應用。積極引導國內外基因技術、生物科技等領域龍頭企業與區內大型三甲醫院開展戰略合作,建設綜合精準醫療服務的華南精準治療中心。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高端設備、科研領軍人才及技術團隊,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合作平臺、基因技術服務中心建設,構建新的健康醫療支撐體系,促進精準醫療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臨床應用、人員培訓和基因技術推廣應用發展,形成覆蓋廣、服務能力強的基因技術應用示范網絡,打造服務廣州、輻射大灣區的精準醫療、基因檢測基地?! ?/p>

                                  2021年11月29日 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02、《細胞》子刊:華人科學家找到了能發現“隱身”癌細胞的新型免疫細胞

                                  

                                  近日,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魯勇團隊在Cancer Cell期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利用一類新型的輔助性T細胞——Th9細胞——進行過繼細胞治療,可通過調動起機體自身的免疫反應,來消除抗原丟失突變的腫瘤細胞,從而有效地根除腫瘤?!?/p>

                                  Th9細胞是一類發現較晚的新型CD4+ T細胞亞群,魯勇團隊的前期工作發現,腫瘤特異性Th9細胞可以高效地清除特征抗原陽性的腫瘤細胞?!?/p>

                                  為了搞清楚Th9細胞的抗腫瘤能力和特點,魯勇團隊首先拿Th1、Th17細胞和Th9細胞做了個比較?!?/p>

                                  他們獲取了能識別黑色素瘤特異性抗原酪氨酸酶相關蛋白-1(TRP-1)的Th1、Th17和Th9,然后分別將這些細胞回輸到晚期黑色素瘤小鼠體內,來比較這三種T細胞的抗腫瘤能力?! ?/p>

                                  研究人員發現,只有過繼轉移TRP-1特異性Th9細胞時,可以讓小鼠的腫瘤達到治愈的效果,且不會出現復發。Th17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腫瘤最終會復發;而Th1細胞的治療效果就十分有限了?!?/p>

                                  研究人員還觀察到了一個神奇的現象,在過繼轉移TRP-1特異性Th17細胞治療小鼠中,復發的腫瘤會從原來的黑色變為灰白色?!?/p>

                                  原來,表達TRP-1的腫瘤細胞可以被TRP-1特異性T細胞有效殺傷,而不表達TRP-1的腫瘤細胞并不會被TRP-1特異性的T細胞識別殺傷,從而被選擇出來。而TRP-1在黑色素的合成中有著關鍵作用,所以腫瘤顏色會發生變化?!?/p>

                                  也就是說,在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選擇下,腫瘤發生了抗原丟失變成ALV腫瘤,這樣抗原特異性T細胞就“不認識”腫瘤了?!?/p>

                                  研究人員發現, Th1和Th17細胞表達高水平的CD39,而Th9細胞表達非常低。與之對應的是,與Th1、Th17細胞相比,Th9細胞與腫瘤細胞共培養時,上清中eATP含量顯著升高。此外,在Th9細胞中過表達CD39,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單核細胞向腫瘤的浸潤,并導致TRP-1陰性腫瘤細胞生長?!?/p>

                                  研究人員還發現,ALV腫瘤并不是直接被Th9細胞殺傷清除的。原來, I型干擾素可以激活宿主自身的免疫細胞(如CD4+ T細胞、CD8+ T細胞和NK細胞),讓這些免疫細胞來幫忙清除ALV腫瘤?!?/p>

                                  最后,研究人員還發現單核細胞中的eATP-ERVS-TLR3/Mavs通路在I型干擾素的產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2021年12月1日生物谷


                                03、上海市人大官網發布關于《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建設規定(草案)》

                                自體脂肪干細胞儲存  

                                  其中第七條(人體細胞、基因技術開發應用)指出: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應當將促進人體細胞和基因產業發展納入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協調促進機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條件的多元化投資主體開展人體細胞、基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進程。市和浦東新區科技、衛生健康等部門應當強化對浦東新區生物醫藥企業開展人體細胞、基因技術開發和應用的監管,加強風險管控?!?/p>

                                  2021年12月6日上海市人大

                                  

                                04、煙臺市出臺《煙臺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自體細胞儲存 

                                  在總體要求部分指出:發展目標。聚焦創新藥物、高端原料藥、康復輔具與高端醫療器械、中醫藥、特醫食品與保健食品、醫療健康大數據、醫美產品、細胞與基因治療八大細分領域?!?/p>

                                  重點建設共性技術研究平臺、醫藥大數據服務平臺、臨床試驗服務平臺、研發和生產服務平臺等關鍵技術服務平臺;推動成立細胞與基因治療發展聯盟,打造“中日再生醫療臨床試驗中心”“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和抗衰老研究中心”等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發平臺、成果轉化平臺。

                                  重點任務:在創新藥物領域,聚焦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以及神經精神系統疾病等重大疾病領域,開展一系列新型抗體藥物、創新制劑和新型藥物遞釋系統等高端創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推動基因與細胞治療、新型疫苗等前沿技術發展?!?/p>

                                  在煙臺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中指出:藥品領域,重點支持抗體藥物、抗體偶聯藥物、新型疫苗、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高端生物藥,創新化學藥及高端制劑,中藥創新藥及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等。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新建并經認定的創新藥物、特色原料藥、康復輔具與高端醫療器械、中醫藥、特醫食品與保健食品、醫美產品、細胞與基因治療等相關領域的合同研發機構(CRO)、合同外包生產機構(CMO)、合同定制研發生產機構(CDMO)等專業技術平臺,或者已建平臺新增設備的,按平臺設備購置總額的20%予以資助?!?/p>

                                  2021年7月28日煙臺市人民政府

                                  

                                05、重慶首例CAR-T細胞治療聯合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康復出院

                                  

                                  “120萬一針治療腫瘤”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12月7日從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悉,該院血液腫瘤中心劉耀教授團隊完成重慶首例CAR-T聯合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患者陳先生(化名)體內腫瘤達到完全緩解?!?/p>

                                  陳先生,2016年12月當地醫院診斷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經過系列治療,腫瘤得以消除,病情也穩定下來。2021年5月底陳先生顱內發現病變,確診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復發伴中樞侵犯。經過4個療程針對性治療,陳先生腦脊液MRD檢測終于陰性,也沒有再發生癲癇,顱內病灶縮小。經過中期PET-CT檢測,療效評估為:完全緩解(CR)。

                                  針對此例繼發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患者,在達到完全緩解后,為進一步提高療效甚至是治愈疾病,劉耀教授團隊初步考慮采取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進行鞏固治療。經過陳先生及家屬知情同意,采集了其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經檢測,造血干細胞CD34陽性計數和單個核細胞數量等指標符合移植標準。

                                  為了提高緩解深度,增加完全治愈率,團隊再次進行了充分討論,針對高復發風險,決定采取強強聯合,即CAR-T細胞聯合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這一聯合療法用于中樞受侵的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在全球范圍內仍屬于首創性治療手段。

                                  陳先生于12月7日出院,他表示自我感覺良好。劉耀教授表示,患者需在治療后的第1、3、6個月返院復查,如果復查結果沒有問題,那么將有70%以上概率達到長期完全緩解,也可以說完全治愈。

                                  2021年12月7日干細胞

                                  

                                06、小型臨床試驗表明自然殺傷細胞移植有望治療復發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一種利用免疫系統中的“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免疫療法已被證明對治療一些復發的急性骨髓性白血?。ˋML)成年患者有效。如今,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一項小型臨床試驗中發現,NK細胞也能幫助一些患有復發性AML且幾乎沒有其他治療選擇的兒童和青年患者。這項臨床試驗納入8名1至30歲的患者?!?/p>

                                  AML是一種血液和骨髓的癌癥,它會導致不成熟的白血細胞過度增殖,從而排擠出健康的血細胞。標準治療包括化療和來自供者的干細胞移植,后者可能會導致長期緩解。但對于干細胞移植后癌癥復發的患者來說,這種疾病變得非常難以治療,大多數患者最終在幾個月到一年內因疾病進展而死亡?!?/p>

                                  在接受這項研究性治療的8名患者中,有4人在治療后第28天達到完全緩解。這4人中的兩人保持這種緩解長達三個多月,其中的一名患者在治療兩年多后的今天仍處于緩解期。3名進入緩解期的患者后來出現癌癥復發。在這三名患者中,有2人能夠接受第二次干細胞移植,他們仍然活著,并且情況良好。另外還有兩名患者對這種療法有部分反應,即他們的疾病癥狀減少了,但沒有進入緩解狀態。其余兩名患者對該療法沒有反應。

                                  研究人員發現供者的NK細胞發生增殖,持續存在,并對大多數患者的白血病保持高度活性超過三個月?;颊邔@種療法的耐受性也很好,他們幾乎沒有出現任何毒副作用。

                                  NK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可以攻擊外來或受損的細胞,包括細菌或病毒感染的細胞,甚至癌細胞。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過去的研究工作已表明,NK細胞攻擊癌細胞的能力可以通過讓暴露于一種特定的細胞因子混合物而得到加強。從供者那里收集NK細胞,然后在實驗室中暴露于三種稱為IL-12、IL-15和IL-18的細胞因子的混合物中。這種暴露激活了NK細胞并促使它們記住這種激活。當這些細胞因子誘導的記憶樣NK細胞(memory-like natural killer cell)被給予患者時,由于這種預先激活,它們在攻擊癌癥時更具積極性?!?/p>

                                  2021年12月19日生物谷

                                  

                                07、科學家揭示B細胞誘導T細胞抗腫瘤免疫機制

                                  

                                  近日,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B細胞誘導腫瘤抗原特異性的濾泡輔助性CD4+T 細胞,從而發揮抗腫瘤免疫應答作用的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題為:Neoantigen-driven B cell and CD4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collaboration promotes anti-tumor CD8T cell.

                                  既往研究表明,B細胞和CD4+ T細胞對抗腫瘤免疫反應起著重要作用,與多種實體瘤臨床預后及免疫治療效果密切相關,但其具體作用機制尚未闡明。本研究在肺腺癌小鼠模型中引入B細胞與T細胞共識別抗原,發現腫瘤抗原特異性B細胞可促進腫瘤特異性濾泡輔助性CD4+T 細胞的分化,通過其分泌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21,增強CD8+ T細胞反應、產生顆粒酶B,從而控制腫瘤生長。

                                  該研究為進一步揭示腫瘤免疫機制,開發腫瘤免疫新療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1年12月26日生物谷

                                  

                                08、脂肪源性細胞外小泡中的多種RNA及其治療潛力

                                  

                                  脂肪組織被認為是能量儲存和活躍的內分泌器官,產生和分泌大量的脂肪因子,通過血液循環,特別是細胞外小泡(EVS)調節遠處的靶點。作為細胞來源的膜性納米粒子,EVS作為一種新型的介體,在建立細胞間通訊和加速器官間串擾方面最近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研究表明,EV的RNA包括編碼RNA(信使RNA)和非編碼RNA(長非編碼RNA、微RNA和環狀RNA),是EV功能在細胞分化、代謝穩態、免疫信號轉導和癌癥等多種病理生理過程中的關鍵生物活性載體。此外,某些含有腸道病毒的RNA已逐漸被認為是新的生物標志物、預后指標,甚至是疾病的治療納米藥物。

                                  胞外囊泡的特性及其生物發生

                                  EVS被定義為從細胞中釋放的納米顆粒,由脂質雙分子層分隔,而脂質雙分子層沒有功能核,也不能復制。EV可以由幾乎所有的細胞分泌,并且已經從幾種身體組織以及各種體液中提取出來,包括尿液、唾液、血漿、精液、母乳和淋巴液。根據EVS的大小和生物發生,產生EVS的主要有三種類型:外泌體、微囊泡(MVS)和凋亡小體。

                                  RNA在脂肪源EVS中的治療潛力

                                  在脂肪來源的EV中,RNA的治療潛力已經被證明在多種疾病中,這對于未來的臨床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如代謝功能障礙、組織再生、腫瘤治療和其他疾病。脂肪來源的EV不同于傳統的脂肪因子,因為它們的含量可以在特定的組織中發揮作用。此外,一小部分EV-BAT循環進入脾、肺、白色脂肪組織(WAT)和心臟。

                                  另一項研究進一步得出結論,通過將小鼠血清中的外切體與脂肪組織特異性敲除的miRNA加工酶Disher(ADicerKO)和野生型小鼠進行比較,脂肪組織是循環外體miRNAs的主要來源。此外,他們發現來自BAT的外泌體比來自WAT的外泌體更明確、更有效地靶向肝臟代謝,這表明這種外泌體介導的器官串話可能具有組織特異性。

                                  2021年12月28日生物谷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国产高清精品福利私拍国产写真|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欧美一区精品视频一区